18580068282

24小时电话

社会保险条例(存款保险制度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admin1周前772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社会保险条例,以及存款保险制度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挪用养老保险算什么罪
  2. 存款保险制度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3. 保险只买交强险有什么后果
  4. 社会保险12个月以上包括12个月吗
  5. 如果单位欠缴员工社会保险该怎么维权
  6. 2021年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条例出台时间
  7. 进入公司一年多,单位没有给我办理社会保险,该如何维权

挪用养老保险算什么罪

国家不允许任何组织或个人私自挪用社保基金,如果一经发现组织或个人私自挪用社保基金的,那么国家将追回被挪用的社保基金,如果有违法所得的,将没收违法所得并入社保基金。同时对挪用直接责任人或者直接负责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当然,如果私自挪用社保基金数额巨大构成犯罪的话,国家也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劳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收支、管理和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并负有使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责任。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运营实施监督。

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的设立和职能由法律规定。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社会保险基金。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追回被挪用的社会保险基金;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入社会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存款保险制度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存款保险条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15年2月17日发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根据《存款保险条例》规定,我国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享受存款保险,即使银行破产、倒闭,投资人的本金和利息能获得国家兜底赔付,限额50万元。

银行理财产品不在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内,不能获得赔付,投资风险自己承担。从存款保险覆盖的范围看,既包括人民币存款,也包括外币存款;既包括个人储蓄存款,也包括企业及其他单位存款;本金和利息都属于被保险存款的范围。

保险只买交强险有什么后果

保险只买交强险有什么后果?我先给你讲两个小故事,一个是肇事者,一个是受害者,都够悲惨的。

我一哥们,在国企汽车队开卡车,职业驾驶员,驾龄二十多年,但是他们的作业现场是封闭式的,汽车并不上公路行驶,只是在场地里面转,最高车速不超过40公里。工资真的很低,严重拖祖国的后腿,距离统计局的数据差远了。这些年辛辛苦苦攒下一点钱,看别人都买车了,心里也痒痒起来,跟媳妇商量也想买台车。媳妇一开始是不同意的,说我们的收入太低了,这些年就攒了这么点钱,还得留着过河呢。但他坚持要买,不同意就搞冷战,最后媳妇禁不住他作妖,就拿出这些年的全部积蓄,买了一辆十万元左右的合资小轿车。为了省钱,他就只买了交强险,其它保险一律不买,说自己都是二十多年的老司机了,开车还用保险吗?反正我就是上下班用,其它时间几乎不开,我小心一点、开慢一点,一定不会出事的。

有一个魔鬼定律,说人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他确实是小心翼翼的开车,驾驶技术也确实不错,但是不幸还是降临了。有一天下夜班,下着小雨,还有一点雾,道上车很少,他开的有点快。在一个拐弯处没有路灯,他刚拐过去就听“咣当”一声,同时车也一顿,他下意识的知道:撞人了!下车一看,一个老头倒在车前。他赶紧打110、120,把老头送去医院。很不幸,老头抢救无效死亡。随后交警的事故认定书也下来了:老头走在人行道上,他全责。对方的子女干脆根本没和他对话,直接到法院起诉了。

这是毫无疑义的判决,全责撞死人了,交通肇事罪妥妥的。死者刚退休,最后计算下来死亡赔偿金六十多万,但是由于他没买商业险,交强险只赔偿11万,剩下的五十多万就得自己掏腰包了。可是他哪有那么多钱啊!最后把房子卖了,然后再跟亲属借了点钱,算是把死亡赔偿金赔付了,但是却没有多余的钱让对方谅解,结果判了实刑三年,工作也丢了,媳妇也和他离婚了。这就是一辆汽车引发的惨案,前段时间看到他出来了,聊了一会,说自己这辈子再也不装了,再也不干买得起马配不起鞍的事了,如果买车还差那点保险钱,这车还是不买的好。

再说一个更惨的。我们小区的,四十多岁,挺好的一个人,大家都认识他。有一天晚上在外面散步,回来的时候需要过一条马路。就在他刚刚走到马路中央的时候,一辆老板桑飞驰而来,一下子把他撞得飞了起来。等他清醒过来时,已经躺在医院里面了,右腿粉碎性骨折。肇事方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家是郊区农村的,这辆老板桑已经十多年了,是家人花几千块钱买来给他装X的。保险只有交强险,我相信如果交强险也不强制的话,他一分钱的保险都不会买。

肇事方把他送到医院后,就再也没有露面,一切的费用都是自己垫付的。由于膝盖处伤势严重,后来还感染了,没办法就截肢了,右腿连膝盖都没保住,医疗费花了十几万,还不算假肢的费用。交警责任认定是对方全责,应该全额赔付,但是对方根本不露面,说自己没钱,有事找交警或者保险公司。但是交强险医疗赔付限额只有一万元,后续的费用怎么办?没办法只能去法院起诉了。

法院的判决也是没有悬念的,对方全赔,但是肇事方就是声称没有钱。这个小伙子还没有结婚,没有工作,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法院执行局去了他家一次,如果说家徒四壁有点夸张,但是真的没有可执行的财产,银行储蓄一分钱没有,借钱借不到。最后法院也没办法,说不赔偿就得判实刑,对方也认了,结果判了一年半,现在也应该出来了。可是伤者可就惨了,四十多岁变成了残疾人,家庭储蓄花个精光,无法工作,没有收入,一下子从小康之家变成了城市贫民。一场车祸,瞬间毁了两个家庭。

以上两个故事,都是实实在在的例子,绝非虚构。现在开车上路,如果只有交强险的话,形同于裸奔,因为交强险的保障实在是太低了。它的医疗费赔偿限额为1万元,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1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可是现在随随便便一个事故,赔偿金额都远远的高于它。一辆普通的车随随便便的修一下,就要几千块钱;如果撞了人去医院检查一下就得几千元,住院治疗几万块钱都不够;如果不幸把人撞死了,那就更惨了,现在市民的死亡赔偿金都在百万左右,农民死亡赔偿金也要几十万元。如果没有钱赔偿,可能就要坐牢,工作没了不说,还会给自己的人生抹上一道黑色的印记。

所以说汽车如果只保交强险的话,实在是太危险了,随随便便出个事故,都有可能给自己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直接破产。有些人有一种可怕的思维,说如果没有事故保险就白买了,但是如果发生事故,保险却可以拯救你的人生。我认为现在的汽车至少要保一百万的第三者责任险,并且加上不计免赔,这样基本上就可以覆盖绝大多数的事故赔付了。保费其实并不是很高,普通的家庭轿车一千多块钱就够了,相当于每个月拿出一百元买平安,这个买卖还是划算的。

社会保险12个月以上包括12个月吗

不能。

经济补偿金按解除或者终止合同期劳动者本人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结巴或者终止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平均应得工资支付,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各种津贴和补贴、加班费、奖金、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资。本人工资高于当地职工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上年平均工资300%支付,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如果单位欠缴员工社会保险该怎么维权

刚刚帮公司处理完社保问题。被社保中心干部好好上了几堂课,可以给大家讲讲“空挂社保”风险和收益!了解一下处罚的巨大风险。

1.缴费基数、工资收入、个税必须对应,否则监管处罚风险巨大。只要帮别人空挂社保,在法律上其就为公司员工,那是不是应该发工资啊?是不是应该交个税啊?这三者必须挂钩。而且基数对应。否则社保中心和税务局的处罚,随时会降临在头上。

举例子,为张三空挂社保,必须先签订劳动合同,每月工资6000元,社保基数必须按照6000元进行缴纳,每个月发工资,必须得有税后银行流水,个税也要正常缴纳。

现社保中心数据同税务局共享,两者不一致随时会被社保中心处罚。所以空挂社保需要做劳动合同,工资发放,社保缴纳,个税申报,这4个动作,缺一都不行。

2.空挂社保后,个人需将公司垫付费用,还给公司,这涉及巨大税务风险。就按照上例,张三还需要将这6000元还给公司,但怎么还呢?按照常规财务记账是无法记录的。只能单独拿个人户收取,未来如果被税务局稽查出来,或者被人举报,这就属于典型的偷逃税款行为。

3.空挂社保可以降低企业利润,同样也降低所得税。这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企业未来要融资或上市,这就是一件坏事。如果企业不需要做什么资本运作,那省点税是件好事。因为多一个人头,多发一份工资,企业利润肯定降低了,自然企业所得税也降低了。

那有人就说空挂社保不发工资,行不行?那告诉你风险更大。

4.这将对双方进行处罚。张三可能会被取消未来的社保待遇,企业可能会因为“企业伪造材料为非本单位职工代缴社会保险费”而受到行政处罚,严重的可能会上社保黑名单。

5.而且空挂人如果去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补发工资,基本上是一告一个准儿。会按照存续期间合同工资的两倍补发。

所以帮人空挂社保是一件风险比较大的事。看上去是帮人忙了,但其实是将企业推入一个危险的境地。目前任何监管部门的一项处罚,都是金额巨大的,而且处理过程都是繁琐复杂的。

建议可以让空挂人,去找前程无忧或智联招聘,每月给这些劳务中介几十元,他们可以帮助做代缴社保的工作,又省事又没有风险。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如果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

2021年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条例出台时间

国务院日前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2021年7月1日起施行。

条例指出,在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方面,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

条例强调,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应当退休。

进入公司一年多,单位没有给我办理社会保险,该如何维权

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公司未为你购买社保,现在只能补缴社保,也只能补缴养老保险。

补缴社保有什么方法呢?

公司未为员工购买社保,很多人都想着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起诉,这方法是错误的,因为公司未为员工购买社保是行政机关的事情,劳动仲裁庭和法院是不予受理的。

补缴社保可通过如下维权方法:

一、通过与公司协商一致补缴

补缴社保只能公司为员工进行补缴,员工个人是办理不了补缴社保的,因此员工想补缴社保,必须通过与公司协商一致,公司同意为你补缴,再由公司社保专管员为你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补缴社保申请。

补缴社保所需要的材料:

1、补缴社保时间段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如仲裁庭裁决书、法院的判决书、员工完税证明和发放工资的银行流水证明等。

若补缴社保时间段公司有为员工购买其中一项社会保险险种的,就可以不需要上述文书或证明。

2、补缴时间段社保缴费基数证明

补缴社会保险申请表内有个社保缴费基数,即补缴时间段以每个月多少钱工资补缴,公司提供完整的工资表等证明材料;若由于时间太久,公司无法提供工资的证明材料,公司可以与员工协商一致补缴社保费基数,出据补缴时间段的工资证明。

3、补缴社会保险申请表

温馨提示:补缴时间段超过3年,尽量要有仲裁庭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证明存在劳动关系,不然日后办理社保转移,这补缴时间段转移不了。

二、通过劳动监察投诉处理

依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公司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即购买社保。

公司未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员工可以通过劳动监察投诉处理,要求责令公司为其员工补缴应缴而未缴的社保费。

但要注意是通过劳动监察投诉来补缴社保费有个劳动监察查处违法期限。

依据《劳动监察保障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劳动监察公司2年内劳动用工的违法行为,因此超过2年的补缴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不予受理的。

好了,关于社会保险条例和存款保险制度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文链接:http://flwt.12364.com/flwt/2ce39b9508480ff7.html

在线咨询
手机:18580068282
电话咨询1
免费热线:18580068282
电话咨询2
免费热线:18580286655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