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预备役军人是什么意思和预备役是什么意思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预备役是干嘛的
我国国防力量有四块组合的,一是解放军。包括陆海空二炮,即现役军事部队。二是武装警察。包括边防、消防、警卫、内卫、森林、黄金、交通、水电等现役准军事部队,其中内卫的武警机动师为军事部队,战战时归建解放军。三是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包括退出现役的解放军、武警年龄在35岁以下的官兵,非军事高校的毕业生,预备役分为士兵和军官两种,非军事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应登记预备役,复军官预备役,一般为预备役中尉。预备役团以上部队机关的主要领导一般由现役军人担任。三是民兵组织。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既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预备役相结合,是预备役的一种形式。
战时以解放军和武警机动师部队为主(武警机动师均是解放军正规作战师整体改建武警,具有较强的作战能力。)武警其他部队、预备役、民兵为辅。预备役部队随时根据作战需要归建解放军现役编制。武警任务是维持战区社会治安,民兵和预备役做好后勤保障同时随时参战。
什么是预备役部队
1938年在万家岭被薛岳打得满山跑的第106师团,虽然名义上称为“特设师团”,其实就是个预备役部队。该师团的大队长、联队长、旅团长以及松浦淳六郎师团长,确系现役军官,各级部队长身边的副官和参谋也多为现役,而中队长以下军官和所有士兵,通通是“预备队人员”。
所以一定要把“预备役人员”和“预备役部队”两个词语区分开来,前者是指兵役身份,后者是指成建制的部队,两者有本质性的区别。首先要说明,“预备役人员”全部都不是现役军人,但大多数为退役军人,因为他们服过兵役并且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是战争爆发后扩大军队规模时,最理想也最合适第一批动员对象。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军事动员体系,基本分为现役、预备役、后备役三档,和平时期在常备军正在服役的称为“现役”、已经退伍的大多数被登记和编入“预备役”、符合年龄和身体条件的征兵对象则为“后备役”,由此也可见预备役人员的重要性。二战时期的日本,在前述三档之外,再设第一补充兵和第二补充兵。
预备役人员在战争爆发后有两种征召方式,其一是批量(一般按地域)补充到现役部队当中,因为有战争就有伤亡,为了维持现役部队的编制和战斗力,那就得补充人员,当然以预备役为第一拨补充力量。其二是编入“预备役部队”,成建制直接拉上战场,不过这样的部队战斗力肯定不是第一流的。
和平时期任何国家不可能养太多的现役部队,耗费太大,但是如果战争爆发后临时组建新的部队,又一时无法形成战斗力,所以提前组建“预备役部队”成为最好的选择。因为预备役部队又称为“架子部队”,和平时期只需要少数现役军官维持建制,整个部队却没有一兵一卒。
因为预备役部队的基层军官和士兵,都是登记造册的预备役人员,和平时期各有各的职业和工作,也并非军人身份,但是他们却按部队编制固定好了位置,比如你是哪个排长,比如你是哪个排的兵。然后和平时期预备役部队每年要搞集中训练,以磨合官兵熟悉程度、武器装备的使用和战术协同,集训完毕后仍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一旦战争爆发,国家需要更多建制的部队投入战场时,预备役部队会根据法令立即升格为现役部队,所有预备役官兵也全部就位(那就成为现役官兵了),架子团、架子师迅速成为了满编团和满编师,稍加训练和补充,就可以直接拉上前线。比如日军的特设师团,就是预备役人员被征召后集训一个月,然后整个师团坐船飘洋过海开赴战场去当炮灰。
日本陆军的预备役官兵有点优势,就是当中许多人在服现役时,可能参加过1931年以后东北战事、长城抗战或者淞沪抗战,具备一定的实战经验,士兵服满两年现役后退伍,基本都编入了预备役。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前线兵力不足,除各常设师团需要预备役士兵补充外,又以少数现役军官和大量预备役士兵,组成“特设师团”投入战场。
如果特设师团里面的基层官兵,具备实战经验的比例较大,则战斗力不弱,比如兵源地东京的第101师团,士兵当中有许多关东军老兵,在淞沪战场挺强悍的。如果比例特小,则刚上战场时肯定有点草鸡,就比如差点被薛岳全歼的第106师团,兵源地并不差(熊本),但是有实战经验的官兵数量太少,所以一旦被包围,战斗意志大大地不行。
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缺乏健全的兵役制度,也没有正式的预备役部队,所以尽管有180个师的现役部队,战斗伤亡激增后,补充来的新兵却都是之前毫无军事基础训练农民,所以各师战斗力下降的非常厉害。从1937年底开始,军事委员会先后组建了14个预备役师,就是抽调少量现役军官,在后方填满新兵形成建制。
其中最有名的当然就是预备第10师,副师长方先觉训练有方,南昌会战中拉上战场一看,不比现役部队差多少。不久方先觉扶正,预备第10师划归王牌第十军作战序列,终成抗日劲旅。
至于如今我军的预备役部队,其性质与二战时期大同小异,关于其编组方式、动员方式和军装军衔等情况,之前笔者有专文介绍,就不重复说明了。自今年7月1日起,所有预备役部队不再接受军地双重领导,而是直接归属军委垂直指挥。
预备役和后备役的区别
区别在于指向不同,概念不同,意思不同,预备役是指退伍军人组织,是随时预备服役的,后备役是指适龄青年,后备入伍人员,二者有关系有区别
预备役是什么概念
公民在军队外所服的兵役。包括军官预备役和士兵预备役。有的国家称后备役。公民在服预备役期间,按规定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任务,并随时准备应征服现役。预备役是国家储备后备兵员的重要制度,也是战时快速实施兵员动员的重要措施。
什么是预备役师
预备役师通常都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因为根据国家规定退役军人退伍后,要改为预备役,预备役师就是就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次于正规化部队的一种有组织的队伍?!
预备役是什么意思
预备役是一种军事制度,指某国家的部分军人在服役期结束后,以退役军人的身份被留存于国家军事力量中,在需要时能够被紧急动员起来执行任务。预备役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主动服役期结束后自愿留任的志愿预备役,另一种是由部分青年进行兵役登记后被征召,并在基础训练结束后进入预备役,一般服役期限为2-3年。预备役的设立是为了强化国家安全与防卫能力,在不增加军费开销的情况下提升国家的军事实力。同时,预备役对于军事基础建设及后备力量的储备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预备役虽然不在常规军队之列,但其训练与要求与常规军人是一致的,因此预备役人员同样需要以高标准严厉要求进行训练和管理,以确保其作为后备力量的战斗能力。
预备役是什么
预备役师是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按统一编制为战时实施成建制快速动员而组建起来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是指国家平时以退役军人、民兵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役部队的武装力量。通常分为军种和兵种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包括军官预备役和士兵预备役。预备役部队平时隶属战区军种、军兵种,战时根据国家发布的动员令转为现役部队,归指定的战区或军兵种现役部队指挥。
预备役军人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预备役是什么意思、预备役军人是什么意思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