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电话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总目标)

admin1个月前472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以及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总目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法治要求实行什么
  2. 八个明确是指思想层面的表述
  3.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什么时候
  4.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要内容
  5. 近年来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至少两个方面
  6. 全面性是什么意思
  7. 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总目标

法治要求实行什么

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意义):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实行法治的要求: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3、为什么法治要求实行良法:①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③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4、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怎样建设法治中国:①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八个明确是指思想层面的表述

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什么时候

2014年10月23日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要内容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近年来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至少两个方面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了党的文件中。“法治体系”,这一概念在以往的法律文献中几乎未曾提及,而更多的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法律体系”。其中,法律体系是相对静态的概念,而法治体系是相对动态的概念。法律体系是指拥有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而法治体系是指运用法律来治国理政的方略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既包括公民行为、市场行为等私权利领域的法,也包括政府行为、国家行为等公权力领域的法,但更突出强调的还是私人领域、民本方向的法制建设。而今天我们要建设的法治体系,更强调的是对公权力的监督、约束。今天的法治体系建设内容更明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同时指出,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既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法治建设史上新的里程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须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五个方面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涵,或称之为五个子体系。这五个子体系之间,关系协调、内容统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法治体系的基础和前提。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就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完善立法体制,确保立法的质量,毕竟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包括宪法的修改程序、人大立法的体制机制、政府立法的机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根据我国的国情,要实现法治,除了要有完备的国家层面的法律之外,还要有完善的党内法规。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法治体系的重点。法治的实施,首要的就是宪法的实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宪法的实施也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而法治实施的核心在于建设法治政府,推动依法行政。一是完善行政组织法,保障政府全面履行职能,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把政府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二是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建立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三是必须深化执法体制改革,创新执法体制、推进综合执法。四是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即明确具体操作流程,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确定责任追究机制,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惩治执法腐败现象。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法治体系的保证。法治监督事关依法治国能否真正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渠道: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监督机制的运行中,实际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党的纪委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法治体系的关键。法治保障系统主要包括四大环节:一是法治人才队伍;二是法律纠纷、争议化解机制;三是国民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文化;四是党的领导。关于法治人才队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推进法治专门队伍即法官、检察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关于法律纠纷、争议化解机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关于国民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文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于党对法治的领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

全面性是什么意思

全面性是指事物或问题被充分探究、各个方面都被考虑到、不存在疏漏的状态或特点。这种状况的出现需要充足的知识储备、全面的分析能力以及深入的思考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例如,在研究某个领域的问题时,必须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加以探究,而不能只考虑局部或个别因素,这样才能达到全面性的目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全面性并不意味着处理每个细节或局部问题,而是确保问题所必须的方面和信息都被充分考虑。

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总目标

治国方略:指治理国家的战略性的指导原则和全盘的方针、策略。

我国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它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以德治国,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本文链接:http://flwt.12364.com/flwt/a90e42348ffe7c24.html

在线咨询
手机:18580068282
电话咨询1
免费热线:18580068282
电话咨询2
免费热线:18580286655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