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未成年犯罪新闻案件分析的问题,以及和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例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一、共同犯罪案件中有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的,是否必须分案处理,还是非必须,可以一并处理有什么法律依据
《刑诉解释》第四百六十三条下列案件由少年法庭审理:(一)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人民法院立案时不满二十周岁的案件;(二)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人民法院立案时不满二十周岁,并被指控为首要分子或者主犯的共同犯罪案件。其他共同犯罪案件有未成年被告人的,或者其他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是否由少年法庭审理,由院长根据少年法庭工作的实际情况决定。第四百六十四条对分案起诉至同一人民法院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可以由同一个审判组织审理;不宜由同一个审判组织审理的,可以分别由少年法庭、刑事审判庭审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由不同人民法院或者不同审判组织分别审理的,有关人民法院或者审判组织应当互相了解共同犯罪被告人的审判情况,注意全案的量刑平衡。除了第463条第二款说的未成年为主犯或首要分子,且犯罪不满18,立案不满20时,未成年才一定会由少年法庭审理。其他时候,看464条的规定就知道,未成年不一定由少年法庭审理,也就是其他时候,不一定会分案处理。
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被派出所泄露怎么办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泄露是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如果发生了此类情况,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要求查清泄露者身份并追究其责任。
2.向相关部门提出投诉或申请赔偿,要求对您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3.如果您的身份信息被泄露到互联网上,可以向网络监管机构投诉,并请求相关平台将您的信息撤下。
4.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个人隐私保护意识,避免在公共场合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总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保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泄露了,会给您和家庭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困扰。因此,在生活中一定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安全意识。
三、2023年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比例
2021年未成年人犯罪类型以财产类、扰乱社会治安类和人身伤害类案件为主。
财产类案件最为突出,占比接近一半,其中,两抢一盗类案件占41.32%,诈骗类案件占7.05%;扰乱社会秩序类犯罪占14.78%,人身伤害类犯罪占11.68%,均属于较为突出的犯罪类型,三类案件占比超过六成。除此之外,毒品类、性侵类、交通类犯罪也占有一定比例。
未成年人犯罪所涉及罪名超过100个,但相对集中。
其中,未成年人犯盗窃罪最多,占27.27%;其次,犯寻衅滋事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占比均超过10%;犯诈骗罪的,占6.24%;其余罪名均未超过5%。
未成年人犯罪年龄主要集中在16至18周岁,共计1475人,占89.29%,14至16周岁的占10.71%。未成年罪犯主要以男性居多,女性仅占6.41%。但需要注意的是,未成年女性犯罪比例一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仅2019年略有回落。
四、中国裁判文书网为什么查不到刑事案件
你的案子如果不是涉及到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等等问题的话那是一定可以查到的。比如说未成年人的案件你是查不到的,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犯罪后他们的相关信息是要封存的,再有离婚案件一般也不会公开,因为涉及到个人隐私。
五、14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犯罪的案件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一、关于确定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年龄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实施犯罪时的年龄,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过了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为已满××周岁。
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把被告人犯罪时的年龄作为重要事实予以查清。法律文书中要写明未成年被告人出生年、月、日。对于未成年被告人犯罪时的年龄没有查清,而又关系到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处何种刑罚的公诉案件,应当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
二、关于刑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的适用
根据刑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犯杀人、重伤、抢劫、放火、惯窃罪或者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具体确定已满14岁不满16岁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应根据案件情况慎重考虑。
(一)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被胁迫、诱骗参与犯罪,被教唆犯罪,或者属于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情节一般的,可以免除处罚或者不认为是犯罪。
(二)以下情形,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1、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使用语言威胁或者使用轻微暴力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的;
2、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盗窃财物,数额刚达到或者略过“数额巨大”标准,而其他情节轻微,又系初犯或者偶犯的;盗窃近亲属的财物,其亲属不要求对被告人定罪处罚的;
3、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未成年人在年满14岁以前和已满14岁不满16岁期间都实施了刑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犯罪行为,应当对其已满14岁不满16岁期间实施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而不应将年满14岁以前实施的行为作为犯罪一并追究。
未成年人在年满16岁前后都实施了刑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犯罪行为,应当对其年满16岁以后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而不应把年满16岁以前实施的行为作为犯罪一并追究。
关于本次未成年犯罪新闻案件分析和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例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